登入或註冊帳號即可開始張貼主題
>   主題: 馬克式側滾翻   38 回應    16786 觀看   
 上一頁
btt
  RE: 馬克式側滾翻
  回應者: ㄚ涼     回應時間: 2007/10/31
   
引用 mark 的文章-
Y涼買了 一個9.9成新的72響花鼓, 第一天用就踩爆了, 花鼓會這麼差嗎? 還是Y涼的腳力過人?
應該是買到的有問題...才剛裝..一踩..就滑掉了= =...連用手轉用力一點都會= =
送修中...聽說要一陣子
btt
  RE: 馬克式側滾翻
  回應者: FrankYueh     回應時間: 2007/10/31
   
建議要換72響, 除非你有錢, 要不然最好不要用後花股棘輪, 改成前飛輪系統較划算且耐操.

後花股棘輪有兩個致命的缺點. 一是重量重, 因為若前飛系統, 重量也比較集中在靠近中間, 不會像在後輪有一段距離, 重力加速度和某些施力角度所產生的力矩, 這力矩遠大於實質的花股本身的重量. 如果是騎大車, 這點絕對感覺比小車明顯很多.

第二個缺點就是花費高, 如果今天前飛壞掉了, 只須要換掉前飛輪就好. 但是, 後花棘輪壞掉了, 那機乎都是整顆汰換掉, 也很少人會去修, 就算修也沒零件. 就算真的可以修, 那你要買一顆好的72響以上的花股, 也比前飛來的貴上許多. 目前我看過三個人用過後花72響玩攀岩車, 兩個是台灣, 一個是新加坡, 我問過, 一顆都是近萬塊錢, 那也才真的夠耐操.

不過呢! 還是要看個人, 因為一開始要改前飛系統, 還是要一些花費, 比如說要改曲炳, 要換一顆無棘輪花股, 還要特地去找15T的飛輪齒片, 這些加起來少說也要個5千到6千. 如果覺得自己用不到72響, 也不會很容易把棘輪踩爆, 或是重量對你目前的影響不是很大, 那其實就見仁見智了.

總之, 就是我個人對後棘輪系統做出的一些評斷... 參考參考!
btt
  RE: 馬克式側滾翻
  回應者: ㄚ涼     回應時間: 2007/10/31
   
真的....Orz
btt
  RE: 馬克式側滾翻
  回應者: mark     回應時間: 2007/10/31
   
大車若使用無棘輪花鼓, 其寬度有跟登山車的規格135mm通用嗎?
btt
  RE: 馬克式側滾翻
  回應者: FrankYueh     回應時間: 2007/10/31
   
阿, 有點講錯了

有兩種, 一種是純單速, 那是真的沒棘輪, 長度也是一樣的...但台灣沒在賣.

另一種是, 有棘輪, 但是它沒有內置Freewheel, 也就是是死的, 這種叫 Fixed Hub.
btt
  RE: 馬克式側滾翻
  回應者: 小賀     回應時間: 2007/11/01
   
引用 ㄚ涼 的文章-
小賀 請問您這花鼓哪裡買的呀?? 幾響?

不好意思,太久沒上來,沒注意到ㄚ涼的問題現在才回覆
這顆是直接跟崑藤訂的,30響,重量337g,型號是 KT-Y22R,屬CROSS COUNTRY等級,一般應該要用到DH或Freeride等級比較好,所以有點擔心。
不過我最近又訂了一顆 KT-YV0R,稍微重一點355g,屬DH/FR等級,不過有碟煞孔,想說如果攀岩車用不到登山車也可以用。

另外 孝權 所講的後棘輪花鼓有兩個缺點,第一個是重心問題,這個我同意,第二個花費高的問題我倒是有點疑慮,除了第一次要換曲柄、後齒片外,後續要維護時,前飛輪的價格和後飛輪一樣有級距的差別,最便宜的20響崑藤滾珠後飛輪也不過500元以內,另外用前飛輪者後面的15齒不好找,若是用後飛輪則不論前面的22齒或後面的18齒都很好找(19齒則不好找)。
更換飛輪的話,前飛輪的螺紋鎖緊方式恐有上次「拆飛輪之旅」的不好拆情況,若是沒有上次哪種情況,那比起後飛輪,前飛輪真是好拆多了,至於用後飛輪者,那換花鼓可就累了,所以用後飛輪的人一定要學會編輪,用起來才會比較實惠。


btt
  RE: 馬克式側滾翻
  回應者: Jules 阿堯     回應時間: 2007/11/01
   
說道編輪我沒編過耶...

需要機器嗎??

會不會很難學阿....

我想要學學看耶@@"

我都還沒編過ˊˋ
btt
  RE: 馬克式側滾翻
  回應者: FrankYueh     回應時間: 2007/11/01
   
文章於 2007/11/01 由 frankyueh 做過第 1 次的修改
引用 小賀 的文章-
第二個花費高的問題我倒是有點疑慮,除了第一次要換曲柄、後齒片外,後續要維護時,前飛輪的價格和後飛輪一樣有級距的差別,最便宜的20響崑藤滾珠後飛輪也不過500元以內

若是以低響數和較低的耐受程度來比價格, 我想跟你所說的一樣, 都有級距差別, 24響的前飛輪也有300塊錢有找的, 也有900塊錢的.
但以目前的高等級的價格, 如72響數, 且耐用度高, 我想以King那顆後花股和現在的72響Monty用前飛輪, 這兩顆來比較, 就有有相當的價差 (這部份前飛甚比後棘輪的還便宜兩倍多!).
再加上, 這種東西仍屬銷耗品, 這樣一來, 維修或更換的費用當然還要再估算進去...

如果說用不到這麼多響數的, 我想價差可能未必這麼明顯, 比如說志偉之前常在用的Tank花股, 雖然響數低, 但也是公認耐操的, 那若以整組前飛換下來的價格和此顆花股做比較, 當然比前飛便宜.

所以還是要去看你的用途, 和對這台車未來的打算等, 這些所做考量才是真的!


參考了一下 http://biketrials.com/tech/index.shtml
引用 http://biketrials.com/tech/index.shtml 的文章-

Why a freewheel over a cassette hub?

It's cheaper and more convenient to replace a freewheel ($11 brand new) than it is to rebuild a cassette hub
連阿多仔也都這麼認為, 前置飛輪都比後棘輪便宜且好裝...

引用 小賀 的文章-

另外用前飛輪者後面的15齒不好找,若是用後飛輪則不論前面的22齒或後面的18齒都很好找(19齒則不好找)。

這一部份在先前是真的比較不好找, 不過現在我已知許多通路可以取得這些元件, 發現目前這不太是一個困難的問題.

之前都必須仰賴認識的車店, 幫忙留意不要的後飛輪, 然後再自行拆解, 要不然就是自行購買整組公路車用的飛輪...

現在有些廠商都有在生產單片的飛輪片, 甚至還有專門設計給攀岩車使用的, 只要有人去賣它, 就不是個問題.

引用 小賀 的文章-

更換飛輪的話,前飛輪的螺紋鎖緊方式恐有上次「拆飛輪之旅」的不好拆情況,若是沒有上次哪種情況,那比起後飛輪,前飛輪真是好拆多了,至於用後飛輪者,那換花鼓可就累了,所以用後飛輪的人一定要學會編輪,用起來才會比較實惠。

換前飛要拆飛輪確實是個頭痛的問題, 不過這其實有心也不是件難事, 跟換後花股一樣. 換前飛有很多種方式, 上次那種換法只是因為要將飛輪轉讓給別人, 因此才要在不破壞的情況下拆卸下來. 若選擇其它方式, 比如是破壞飛輪, 這樣的情況, 只要砂輪機一台就可以搞定, 甚至還有其它方法還沒說... 如果有心, 相同的就得拆框編框樣樣自己來, 這也是要花不少時間在上面, 除非大可花錢找店家代勞...

這一部份我是覺得有利有弊...
btt
  RE: 馬克式側滾翻
  回應者: mark     回應時間: 2007/11/01
   
自編輪組一般來說大概都不太可能, 馬克曾經有個單車工作室組裝登山車, 因此很清楚這中間的麻煩過程, 基本的組裝程序不是很難了解, 但是實際要編就要相當多次的練習, 就像教新入門的車友岩車技術一樣, 不是講講就會的, 因為編輪組與調整的過程中, 同時還要兼顧左右偏差 正圓度 鋼絲緊度 輪組中心線等問題, 組裝調整一個輪子仔細裝要花一個小時.

但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鋼絲的規格上, 鋼絲長度規格分得很細, 長度一點誤差就編不起來, 而各品牌花鼓規格也都不一樣, 一旦發現不對要重編就增加兩倍的難度, 鋼絲來源是一個問題, 好的鋼絲也其貴無比, 若是已經拉好的輪組要卸下重編不但很累而且鋼絲也會走樣, 原則上要重編時鋼絲直接用鋼絲剪剪斷.

以前編登山車輪組時, 輪框與花鼓都是那幾種, 鋼絲長度也確定那幾個長度, 事情就比較單純.

如果說專業的賣家能夠賣整組的輪框輪圈與配好長度的鋼絲, 那麼自編輪組就比較好辦了.
btt
  RE: 馬克式側滾翻
  回應者: 小賀     回應時間: 2007/11/01
   
文章於 2007/11/01 由 letsbike 做過第 1 次的修改

單車最複雜的工作莫過於編輪,有人說是藝術,有人說過了這關什麼都會修了。
其實不必那麼神秘,Sheldon Brown 網站所述的最普遍 X3 編法,仔細閱讀很有可能一次成功,

鋼絲長度其實是三角函數問題,如果您是數學迷,這個網站( http://www.geocities.com/spokeanwheel/ )有詳細的計算方法,另外在google輸入 SpocalcExpress 或 Spocalc 可以取得簡易版與完整版的計算鋼絲長度excel,只要輸入 hub、rim、編法等相關數據則會自動幫你算出。

我自己研究之後買花鼓、輪圈、鋼絲第一次編就給他搞定,最近在寫心得,阿堯您有興趣的話 mail給我。

重編鋼絲是否要剪斷我還不清楚,不過我當初編的時候用的是 DT 單抽 2.0 的鋼絲的確不便宜,一支20元含銅頭,編一輪36孔鋼絲就要花掉720元,要剪斷還真捨不得。

沒錯,其實現在網路上專業編輪的價格也蠻合理的;自己編輪會花更多時間,絕對超過馬克兄所講的一個多小時的好幾倍時間,但是編完之後只是一個爽字,不論是好是壞總是自己搞的,看自己啦,我是覺得就跟攀岩車一樣,值得一試。

不太願意在網路上講這些價格什麼的,也許會壞了行情或是貨源。
和組裝電腦比較,現在一大堆人都會組裝電腦之後,電腦就會變的比較平凡、比較多人用,自行車也不必那麼神秘~


另外問候一下馬克兄您的尾椎,請千萬保重,您是我的偶像。

還有要回報一下版務,個人大頭貼用gif檔沒辦法成功。
btt
  RE: 馬克式側滾翻
  回應者: mark     回應時間: 2007/11/01
   
多謝小賀關心及鼓勵.

經過三天了撞到的尾椎還是相當痛, 還好騎攀岩車免用屁股, 最重要的事情沒有影響.

回想那天的撞擊情況是由一個45公分的小平台以前點跳下來, 那次拉起車頭時車子歪向一邊以後就只好停止跳起的動作順勢讓前輪落地, 小攀攀以前在25公分平台這樣落地就沒有什麼問題, 而這回當腳踩到地時我的感覺還以為安全著地了, 想不到前輪在地上, 後輪還在平台上, 接下來身體的下衝力直直落下於是尾椎就撞擊上管.

這樣的情況應該要如何跳開才能避免撞擊呢?
btt
  RE: 馬克式側滾翻
  回應者: 小江     回應時間: 2007/11/01
   
引用 mark 的文章-
多謝小賀關心及鼓勵.

經過三天了撞到的尾椎還是相當痛, 還好騎攀岩車免用屁股, 最重要的事情沒有影響.

回想那天的撞擊情況是由一個45公分的小平台以前點跳下來, 那次拉起車頭時車子歪向一邊以後就只好停止跳起的動作順勢讓前輪落地, 小攀攀以前在25公分平台這樣落地就沒有什麼問題, 而這回當腳踩到地時我的感覺還以為安全著地了, 想不到前輪在地上, 後輪還在平台上, 接下來身體的下衝力直直落下於是尾椎就撞擊上管.

這樣的情況應該要如何跳開才能避免撞擊呢?

通常這個時候腎上腺素會用噴的~然後會感覺時間停止,就可以想一下要怎麼跳出來
不少時候倒插的跳脫招數我會把手撐車把把屁股跟腿往上揪,跨過車把跳出來

然後回家嘴泡給大家聽
btt
  RE: 馬克式側滾翻
  回應者: ㄚ涼     回應時間: 2007/11/01
   
引用 mark 的文章-
多謝小賀關心及鼓勵.

經過三天了撞到的尾椎還是相當痛, 還好騎攀岩車免用屁股, 最重要的事情沒有影響.

回想那天的撞擊情況是由一個45公分的小平台以前點跳下來, 那次拉起車頭時車子歪向一邊以後就只好停止跳起的動作順勢讓前輪落地, 小攀攀以前在25公分平台這樣落地就沒有什麼問題, 而這回當腳踩到地時我的感覺還以為安全著地了, 想不到前輪在地上, 後輪還在平台上, 接下來身體的下衝力直直落下於是尾椎就撞擊上管.

這樣的情況應該要如何跳開才能避免撞擊呢?
據目擊者指出 馬克大大當場說不出話來 QQ..

如果還在痛 還是去看西醫照個X光比較好!!
btt
  RE: 馬克式側滾翻
  回應者: 小賀     回應時間: 2007/11/02
   
引用 mark 的文章-
這樣的情況應該要如何跳開才能避免撞擊呢?

我在比較低的地方,約40公分左右,也是用你的方法將前輪放下腳著地,可能是後輪比較接近邊緣所以後輪有跟著順勢下來,但小腿後方曾被踏板刮到。
還有一次在錦和公園也是這個高度左右,點起來的地方極小下坡帶草皮,重心太後煞車又不緊,車子就直接噴出去根本來不及反應,雙手迅速自然地往兩旁的樹一扶,屁股垂直下墬 "凳ㄍㄨ" 坐在落差上,手肘內側滿是刮痕。

還有一次在稍微高一點點的地方準備要跳時就發現不穩,車子一丟人往左側下方跑,還好沒事,但"膽"略有萎縮,不是很有把握還是盡量不跳。

話說回來,每次要挑戰自己的極限,要跳的那一剎那,腎上腺素激增,異常緊張刺激,難以形容啊!
btt
  RE: 馬克式側滾翻
  回應者: mark     回應時間: 2007/11/02
   
引用 ㄚ涼 的文章-
引用 mark 的文章-
多謝小賀關心及鼓勵.

經過三天了撞到的尾椎還是相當痛, 還好騎攀岩車免用屁股, 最重要的事情沒有影響.

回想那天的撞擊情況是由一個45公分的小平台以前點跳下來, 那次拉起車頭時車子歪向一邊以後就只好停止跳起的動作順勢讓前輪落地, 小攀攀以前在25公分平台這樣落地就沒有什麼問題, 而這回當腳踩到地時我的感覺還以為安全著地了, 想不到前輪在地上, 後輪還在平台上, 接下來身體的下衝力直直落下於是尾椎就撞擊上管.

這樣的情況應該要如何跳開才能避免撞擊呢?
據目擊者指出 馬克大大當場說不出話來 QQ..

如果還在痛 還是去看西醫照個X光比較好!!

據當事者指出, 當時不僅是尾椎痛, 一下子以後連頭都開始抽痛, 看見差不多有一打的星星在眼前飛來飛去, 感覺額頭直冒冷汗, 很想往平台上給他躺下去, 感覺是撞擊由頭開始經過整串的脊椎演出骨牌效應.

據說人類是由猿猴演變過來的, 尾巴因為少用而退化留下的痕跡就是尾椎, 尾巴原來就有平衡身體的功能, 萬一跑去看醫生被抓去切除尾椎的話, 說不定平衡功力全沒了, 所以痛歸痛, 還是靠自癒能力遲早會好, 蜥蜴連尾巴斷掉都自己會長出來.

上次機車犁田時腳筋摔到錯位不能走路也是沒去醫院, 自己扭一扭經過8個月已經好了90%, 嘿嘿, 快要變成蜥蜴人.

回想早些年生病到不行經常上醫院, 物極必反就是這樣.
btt
  RE: 馬克式側滾翻
  回應者: 小魚     回應時間: 2007/11/02
   
當要跳落差而車頭抬不夠高時,可試著將你握著前煞的那隻手放掉,此時車把會變成縱向,此時人大力往前跳出,雖然說你的愛車會摔的很慘,但是人毫髮無傷最重要。

我剛開始練石頭上直接蹬推的點跳時,一開始拉不夠時也會像馬克說的把雙腳跳下而後輪還留在落差上導致尾椎撞到車架的情況,但後來智偉大葛葛像這要跳比較不會受傷,若一開始跳車動作不熟練時,可在草地上練習在正常車速時照著剛剛講的方式跳出。

我覺得這招真的很有用,但前提是要你的落差前面是平坦的地面,若是大落差的階梯我可救不了你。
btt
  RE: 馬克式側滾翻
  回應者: FrankYueh     回應時間: 2007/11/02
   
可是如果是右手前煞, 右腳正腳, 這招就不太管用了...
btt
  RE: 馬克式側滾翻
  回應者: Jules 阿堯     回應時間: 2007/11/02
   
引用 FrankYueh 的文章-
可是如果是右手前煞, 右腳正腳, 這招就不太管用了...


= ="刺激了我就是這樣耶....

以後要另謀辦法逃脫了@@"

啊!!背個噴射背包~~~

哼哼...絕對安全!!

以上純屬嘴砲..
btt
  RE: 馬克式側滾翻
  回應者: mark     回應時間: 2007/11/02
   
拼裝大攀一台下水典禮就翻了

剛入手一支登山車硬叉, 於是興冲冲將一台登山車改下去, 剛剛完工後就跑去試車, 前24T後面20T, 1.2的齒輪比開始很不習慣, 試了一下子就還好能拉起來前點跳個幾下, 接著就想用力點試試過頭的下車狀況, 結果過頭是過頭了, 但煞車卻停不住輪子, 人就向後翻了過去, 後腦位置直接撞到水泥地上, 安全帽發出 "匡" 好大一聲的撞擊, 人是一點事也沒有, 小車玩那麼久了, 煞車靈不靈會有這麼大差別真是令我很詫異, 但事情這樣就會出錯讓我有一個結論---
"沒戴安全帽不要玩".

這個煞車只是普通登山車的V夾煞車, 煞車皮也是一般的橡膠塊, 照說若是煞車皮用優力膠就會夠力, 孝權都在用了, 不過我還有一組舊的HS-33, 明天換上來就好了, 煞車的重要性又上了一課.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