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或註冊帳號即可開始張貼主題
張貼者: 老K
張貼時間: 2007/10/10
|
回應者: 哲哲
回應時間: 2007/10/10
|
回應者: FrankYueh
回應時間: 2007/10/10
|
回應者: 老K
回應時間: 2007/10/11
|
回應者: FrankYueh
回應時間: 2007/10/11
|
回應者: ㄚ涼
回應時間: 2007/10/11
|
回應者: ㄚ涼
回應時間: 2007/10/11
|
回應者: 小江
回應時間: 2007/10/11
|
回應者: 小魚
回應時間: 2007/10/12
|
回應者: FrankYueh
回應時間: 2007/10/13
|
也是, 我也針對這些做個討論~引用 小魚 的文章-看不太出這篇的重點,但我歸納出了幾個問題和結論
確實是這樣, 攀岩車發展不夠久, 整個運動的發展組織還尚未成熟, 尤其是在較不流行的地區, 更是沒有任何相關的組織存在.引用 小魚 的文章-1.攀岩車跟其他運動的發展時間來比,似乎是差了一大節,這可能是為什麼現在攀岩車運動不普及的原因之一
價格高雖然有影響, 但是卻也不是致命傷. 因為仍有很多運動和活動, 它們的器材一樣相當昂貴的.引用 小魚 的文章-2.攀岩車的單價在目前普及性的運動器材中屬極高,想想看,目前有可能在大賣場的運動用品區買到攀岩車嗎?
還有個問題, 就是目前沒有針對攀岩車歸畫一個專用的場地, 而這也是因為人數過少的緣故.引用 小魚 的文章-3.目前從事攀岩車運動的人數仍算及少,沒辦法像在各個公園幾乎都可看到有人在從事的各種球類運動
我覺得, 剛好是反過來, 如果只是主動去推廣攀岩車到媒體界, 這只是一個小小的輔助.引用 小魚 的文章-4.推廣不夠確實,媒體曝光機率極少。在電視上,MBL在比賽的日子幾乎都可看到台灣之光王建民投球,然而在體育頻道大約有8成的時間都是報導籃球和棒球賽事,但你們在電視 上看過UCI/BIU的賽事報導嗎,就算有也一定不會報導的非常詳細。所以光這點就是個大雞肋。雖說推廣攀岩車是每位攀岩車選手都會做到的,但單靠這點是微不足道的。
攀岩車的性質特性是如此沒錯! 不過攀岩車雖然是重在自我挑戰, 但是它還是有一些互動存在.引用 小魚 的文章-5.攀岩車的運動類型是專業性的、不是隨時可得的、不是共享性、互動性的,說的非常抽象其實第一個就是需一一段時間的修練才可從事攀岩車運動,。隨時可得就有點像是2.3.點說的,我們出去碰到認識的人時,假使那個人正在打籃球,你可馬上下場跟他PK,是你想要就可從事的。而共享性就是像一顆球可許多人使用。互動性就是要和別人達成互動才可從事的,雖說這點有點硬掰。
攀岩車地點已經相當容易找尋了, 尤其現在攀岩車人口還很少的時候, 就比較少人針對這種運動去管理.引用 小魚 的文章-6.地點的選擇,這也是有點硬掰,雖說台灣四處可見大大小小的公園綠地,但能不及各個高、國中、小學一所一個標準的操場和籃球場,而天然地形更不用說,大多是離城市相當遠的地方。
推廣和普及度!引用 小魚 的文章-7.民眾的觀念,就像各位大大所說的,路過的民眾看見時有99/100都會說是表演,而不是練習,這點其實跟4.大點有點關聯,但我認為這也是原因之一。
引用 小魚 的文章-上述幾個原因(主觀成分較多),供大家參考。
回應者: FrankYueh
回應時間: 2007/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