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或註冊帳號即可開始張貼主題
>   主題: [技巧] 踩跳之技巧 - 圈之謎   21 回應    26820 觀看   
  下一頁
btt
  踩跳之技巧 - 圈之謎
  張貼者: FrankYueh     張貼時間: 2009/06/16
   
 主題 
[基本踩跳教學認知 : 與細節無關]

我想問問, 當學會踩跳時, 你會去在意你的前輪什麼時候跑起來, 什麼時候後輪要跳起來嗎? 或許在學習的過程中有用過這類詳細的分解方法去學習踩跳, 但是很多踩跳學的很好的人會跟你說, 踩跳不管是在學習或是會了以後, 都是不用去在意輪子起來和跳起來的時機. 或許我現在說踩跳就是一連串動作, 是踩的時候身體有蹲重心中間, 快要到障礙時把前輪用踩的踩起來, 且踩起來的同時做好後輪推出去的準備... 這樣講真的是聽了霧煞煞, 應該說有講等於沒有講, 因為踩跳它牽扯到的動作太多了, 越多的動作要真描述的出來的人是神, 要真看的懂的人也是神. 不過還有另外一種方法, 其實是比較靠階段式的學習. 先從踩起前輪做起, 再從踩起前輪速度的加快到把身體拉直試著利用那股衝力將車子騰空並且把後輪推出, 也許從這樣學習, 你很快的就可以學習到如何踩跳, 而過程中完全不須要在意那些細節, 然後再進一步的往下走.

[觀點]

踩跳, 用踏板踩的跳, 是顧名思義. 踩跳有一個最重大的環節, 就是跟你踏板踩的圈數有非常大的關係! 我在後來發現踩跳有一個踩踏圈數的基本單位, 這個名詞的意思是, 當踩跳要跳出的那一連慣動作是包含這個圈數而不可切割的, 就是指你能夠在這樣圈數下算出距離, 踩下的那一瞬間就是直到你完成這一整個動作是連慣流暢的, 不會因為距離沒有正確然後中突停頓在某一腳或放慢踩的情況. 所以, 在這種情況下, 普遍的被分為兩類, 半圈和一圈. 半圈是反腳接正腳, 一圈是正腳再反腳再正腳, 不知道BTT的各位, 你們會半圈和一圈嗎? 或者是只會一圈?

[圈數的差別]

我看過KENNY騎車, 也從很多影片上得知, 目前大多的頂級選手, 都會半圈和一圈的踩跳. 當然在較高較遠的踩跳中, 大部份都是用一圈為單位, 除了是一些很近很刁專的障礙, 無法以一圈為單位才會退而求其次用半圈. 然而為什麼要用一圈為單位? 為的就是要獲得更大的加速度, 獲得了強大的加速度, 並且還能夠有實足的上升力道, 那靠的就是能不能把一圈當做一個單位.

[成為一個單位的原則]

會半圈的人很清楚, 雖然他們表面上可以從很遠的地方助跑, 但是到了他們的單位圈時, 腳會不由自主的慢下來或是停下來瞄準正確起跳的位置. 他停下來瞄準的那個動作就是他的單位圈臨界點. 所以基本上要能夠把一圈成為你的單位圈, 就是要能夠做到瞄準好就是從正腳瞄準, 接下來就是讓單位圈和你的踩跳去完成這個動作!

[一圈當半圈踩]

老實說, 會一圈的十個有八個都會半圈, 但是會半圈的十個沒有一個會一圈. 因為有些人學習時用的單位不一樣, 很有可能會造成未來進步的一個瓶頸. 從半圈開始學就是很容易造成這個瓶頸, 因為通常半圈的人很難去息慣一圈為單位的踩法, 永遠還是會在假裝一圈的情況下到反腳時不由自主的慢下來. 這個問題是我最近一直非常困擾的問題之一, 不管是怎樣, 常常就是改不過來的壞習慣,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一圈沒有必要, 但是遲早會碰到的問題, 就當踩跳想要突破一個極限時. 因此在我經過長久下來的嘗試, 最近終於找到了如何改進成一圈為單位的一個重要的要領. 就是"一圈當半圈踩", 當我先前在練習一圈時, 往往只是告訴自己, 必須要踩一圈且不能回踏板, 但這永遠會造成一個後果, 只是將距離算的更精準的半圈踩跳, 原因出在何處? 回想我這篇文章的最前面"與細節無關", 沒錯! 就是這句話. 因為我太在意要以一圈為單位, 而我去在意了我什麼時候該瞄準距離和起跳的準備, 竟然乎略了踩跳的踩踏動作是一體的問題! 踩跳一體就是在乎於你踩下去的瞬間就是要完成一整套踩跳的踩踏蹲跳飛的動作, 你要讓你的身體去感覺在一圈的踩跳中, 必須用半圈完整速度的一體感, 在緊湊的情況下去讓你的身體從新適應那一連串的動作, 這就是所謂的一圈當半圈踩! 換句話說, 換成一圈的踩跳, 那樣的踩跳是有別於半圈時的踩跳, 你幾乎最好能重新的去讓身體定義這個踩跳, 如果能成功, 那就是能做到一圈為單位的踩跳. 因此若能抓到此重點, 相信有很多動作的盲點可以從此發現.

[補充 : 神奇的1/4圈]

雖然說踩跳是以半圈或一圈為一完整單位, 但是熟了以後, 其實為了讓踩的速度能更快, 會不自主的把踏板踩起的起始點從正腳或反腳再往上加1/4圈的圈數在踩, 也就是踩的起始點是將起始的那一腳擺到最高的位置. 通常在半圈為單位會以3/4圈為更精確的講法. 一圈為單位會以5/4圈. 不過這都不是重點, 如果學會的人, 可以在完全沒有刻意的情況下自然做出這神奇的1/4圈, 而不須要去刻意學習, 這只是用來觀查一個人他的單位圈的重點罷了.


以上... 改天po影片來給大家比較.
btt
  RE: 踩跳之技巧 - 圈之謎
  回應者: kazuya     回應時間: 2009/06/16
   
最近就是正在改踩跳加速度一圈~~以現在來看小白是所有車手裡把踩跳練的最快最順暢的~~可以在有速度的情況下接上採跳一圈~~所以在下認為加速度踩一圈為最困難之處~~原因就是抓不準時機而怕踩空~~通常來說~~踩跳出去的第一腳爆點就應該要出來了~~正,反腳其實是要同步一樣快~~這樣才算完整的一圈~~但最難的還是再有速度的時候真的很難去抓那一圈的爆點~~但只要掌握住那個採下去的爆點~~扭力很快就會爆發出來~~那時候跳上高度是幾乎花不到任何力氣~~總而言之就是踩跳速度要快~~至於前輪何時要舉起來是要配合自己的踩下去的時機和流暢度搭配的夠不夠好~~
btt
  RE: 踩跳之技巧 - 圈之謎
  回應者: lss     回應時間: 2009/06/16
   
文章於 2009/06/16 由 lss 做過第 1 次的修改
好高级 好深刻的技术解释 受益了 !

从FRANK的描述来看

我现在 属于 “半圈流”

不知道啥时才能进化到 “一圈流”
btt
  RE: 踩跳之技巧 - 圈之謎
  回應者: jason     回應時間: 2009/06/16
   
今天下午去試了一下正腳反腳再加正腳踩跳上
確實有比較穩定比較好也比較好跳
但是就是距離還不太能拿捏
btt
  RE: 踩跳之技巧 - 圈之謎
  回應者: FrankYueh     回應時間: 2009/06/17
   
穩定來講兩者應該都是差不多的, 因為半圈和一圈最大的差異就是速度的連慣性, 所以應用在 Tap` Rollup, 和 Hookup 的高度突破上會有明顯的幫助.

有時候可以看到一些車手, 他們會故意的將車子起跑是從很近的地方開始, 就使用半圈的方式. 這樣如果可以跳的上去, 代表他們若有更長的距離, 這種地形也可以輕鬆面對.


還有很多動作, 例如踩跳吸前輪也是一項不好學的技巧, 下次我再來說說我自己的經驗好了.
btt
  RE: 踩跳之技巧 - 圈之謎
  回應者: GSeven虎面人     回應時間: 2009/06/17
   
文章於 2009/06/17 由 f63723 做過第 1 次的修改
老實說, 會一圈的十個有八個都會半圈, 但是會半圈的十個沒有一個會一圈. 因為有些人學習時用的單位不一樣


讓我回想起

n年前.當4同與鹹蛋跳不上新的東東時...就會脫口而出一句話.

就是:

算不出來...(然後就會聽到一個人微笑的說.阿不會用計算機歐...小鄭)


踩跳吸前輪

以前就只看過『歐的屁』用過(當然是錄影帶).跳上一個170幾公分的直角(不曉得有無記錯)

然後跟鹹蛋聊天時.得知台灣有人會.也就是這樣.讓我來到這BBT的.

然後就趕去4號公園看真人表演ㄏㄏ...看.還真強ㄏㄏ
btt
  RE: 踩跳之技巧 - 圈之謎
  回應者: 小魚     回應時間: 2009/06/18
   
剛剛溫習了一下07到08年的攀攀影片,好險沒睡著
我發現選手們有足夠距離的話,都會用一圈的方法上
起跳前多的1/4圈也很可以觀察的到
btt
  RE: 踩跳之技巧 - 圈之謎
  回應者: FrankYueh     回應時間: 2009/07/23
   
最近發現圈之謎還是迷.

踩跳的本質真難改變, 也就是一開始用什麼方法跳, 還真的根深地固, 好難改阿!

有沒有什麼成功改進的案例和心得分享一下阿
btt
  RE: 踩跳之技巧 - 圈之謎
  回應者: 橘祖     回應時間: 2009/07/23
   
引用 FrankYueh 的文章-
最近發現圈之謎還是迷.

踩跳的本質真難改變, 也就是...

我最近偏向CLS附身法,方式是先看CLS的片片,看到手掌腳底冒汗後,再準備好出去騎車!!! 騎車時要不斷催眠自己,並且在正腳踩下去的瞬間要很大力,並且別想太多!! 醬你就可以有如神助一般飛上去了!!! 所以我到現在還是半圈......
btt
  RE: 踩跳之技巧 - 圈之謎
  回應者: 老K     回應時間: 2009/07/23
   
心中不斷默念"""一圈半 """"
找低一點最好是低過平常能上的80%高度的障礙甚至更低,
慢慢找到腳法以後再加高,
有一天就會發現你也行的.
btt
  RE: 踩跳之技巧 - 圈之謎
  回應者: jo     回應時間: 2009/07/23
   
這應該是大腦在接收要踩出去時的神經訊號時
總是試著用已經最熟練的反射神經來完成動作

這時候你卻要阻止你的大腦想要進行的動作
而改用你想像中想要完成的動作

以電腦指令來比喻
執行指令(意外執行到已經在記憶體的指令)
取消指令
重新載入新指令
處理新指令

光看大腦處理步驟就比較彆扭

可惜大腦不是記憶體,要清除內容可得多花點時間才行


btt
  RE: 踩跳之技巧 - 圈之謎
  回應者: 放了我.大娘     回應時間: 2009/07/23
   
引用 FrankYueh 的文章-
最近發現圈之謎還是迷.

踩跳的本質真難改變, 也就是...
最近自己也在練1圈的踩跳(先前看過這篇討論後決定就要讓自己一開始就習慣一圈~.~)
剛開始不是第2腳下去就快翻了不然就是第3腳下去接不到爆點,後來發現眼睛一直盯著腳看就會好很多
,可能是重心因為這樣比較傾前後,變的比較順嗎?
所以請問前輩一下:
1.踩跳跟點跳向前的重心是不是有區別?
2.還有爆點2者是否是一樣的感覺呢?
btt
  RE: 踩跳之技巧 - 圈之謎
  回應者: 老K     回應時間: 2009/07/23
   
引用 放了我.大娘 的文章-
最近自己也在練1圈的踩跳(先前看過這篇討論後決定就要讓...
事實上我個人認為....
踩跳是點跳的延伸,
想想為什麼要用點跳向前??
如果障礙前方有很長或是足夠踩踏一圈半以上的助跑空間,為何還用點跳向前或向上!!
點跳是讓你習慣一種不同於其他一般單車前進的方式,當然是用在一般單車不能走的路上;
踩跳如果用一般單車的觀點來看,有點像靜止狀態時突然起步,只是踩到一圈半時要利用
身體重心轉移來達到單車向上和向前的移動,所以你的問題
1.踩跳跟點跳向前的重心是不是有區別?
有區別,因為行進速度不完全相同
2.還有爆點2者是否是一樣的感覺呢?
如果是後輪離地的爆點應該幾乎一樣.(此時前輪已在空中)

每個人騎車的方法不盡然相同,因為不同父母,不同遺傳,不同身體狀況...
所以控車的Timming(時機點)也不會相同,我能用的方法不見得適合你,
僅供參考!!
放鬆身體,回歸每個人最自然的生理反應將會有神奇的效果,
尤其對新手而言更甚之.
btt
  RE: 踩跳之技巧 - 圈之謎
  回應者: 小江     回應時間: 2009/07/23
   
最容易忘記也最需要車感的對我來說也是踩跳,或是說我根本沒算真正學會過

有時候多騎也沒用,說忘就忘

btt
  RE: 踩跳之技巧 - 圈之謎
  回應者: 老K     回應時間: 2009/07/23
   
引用 小江 的文章-
最容易忘記也最需要車感的對我來說也是踩跳,或是說我根本...
常常用“使用筷子“為例解說攀岩車其實不難...
想想看會忘記怎用筷子嗎??應該不會...
老外用筷子,不是困難重重就是哩哩拉拉,
樓上幾層還有人覺得很難改習慣,在在見證了,養成習慣以後想改都難啊!!
多練練吧,讓他成為你身體的一種反射動作,他就永遠跟著你,想甩掉都難.
btt
  RE: 踩跳之技巧 - 圈之謎
  回應者: 小江     回應時間: 2009/07/23
   
引用 老K 的文章-
常常用“使用筷子“為例解說攀岩車其實不難...
想想看...
對啦~倒也不是說真的忘光光,但就是車感跟高度很不穩定,起落很大
相對鄧推等等動作對我來說比較可以直覺反應,不太會忘也比較穩定
btt
  RE: 踩跳之技巧 - 圈之謎
  回應者: 尿尿小P     回應時間: 2009/07/23
   
我覺得越是刻意去感覺或回憶 , 或強用腦筋對身體 一動一動下指令 ,
會干擾你的潛意識 , 而影響反射神經的學習 ,
這就是心裡學上的 意識影響潛意識 , 反而是一種學習障礙 .

我只能說 , 各位想太多了 ....
btt
  RE: 踩跳之技巧 - 圈之謎
  回應者: 老K     回應時間: 2009/07/25
   
昨晚台中固定夜騎,一聊之下發現...

新手分兩派,想多做少;作多想少...
俗話說:過與不及皆非良策,
大家參考參考吧!
btt
  RE: 踩跳之技巧 - 圈之謎
  回應者: 小魚     回應時間: 2009/07/25
   
有時砍掉重練,也是個不錯的方法

自從重回攀攀的這段期間,而且還轉換成大車
踩跳就改成用一圈的,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前進向上的力量增加了很多

還有啊
現在點跳時也一併習慣不按前煞車
雖然說這點不怎麼重要,但好像真有那麼一點點比按煞車好跳
重點是,點跳剛踩起來時讓前輪一直轉,看起來比較PRO
btt
  RE: 踩跳之技巧 - 圈之謎
  回應者: ㊣鴨鴨龍㊣     回應時間: 2009/07/26
   
引用 小魚 的文章-
有時砍掉重練,也是個不錯的方法

自從重回攀攀的這段期...

對啊!現在我在點跳也是讓自己慢慢去習慣不去按前煞,也感覺少了按住前煞的動作,手部力量也稍稍比較集中

因為這樣感覺,前煞在點跳時並沒有太大的作用,而是在點跳後要接其他動作時才會用到
   
 1 2  下一頁